208年7月配资理财,曹操挥师南下,目标是荆州。消息一出,南方的各路势力都为之一震。孙权方面一早就猜到,曹操的目标无非是想要压缩自己在市场上的空间,打击自己的经济利益。而荆州这边,刘琮新刚上任,知道曹操来势汹汹,明显是打算吞并荆州,彻底整合这个地方的资源。
但最直接感到压力的,还是荆州北门的保安队长——刘备。这位从不敢直面曹操的刘备,一直以来的做法就是“曹操来了,赶紧跑”,这在过去几年里形成了固定模式。可惜,今年情况有所不同。刘备不仅获得了诸葛亮这个智谋之士的支持,亮哥在上山之前就明确指出,刘备的“逃跑策略”无法成就大业。尽管刘备心中已经有了“曹操恐惧症”,他决定不再逃避,想要和曹操拼个高低,哪怕失败了,也再走一遍。
展开剩余85%然而,刘备的想法并未得到荆州高层的支持。毕竟,刘备在荆州的地位不过是一个外聘的保安队长,根本无权主导大局。刘琮,作为新上任的荆州集团董事长,内心纠结万分。刚接手父亲刘表留下的基业,眼看着曹操大军已经逼近,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呢?
于是,刘琮组织了一个战略会议。刚坐上位置的他,不仅主持能力有限,连问题的核心都抓不住。面对曹操入侵,会议中几乎所有文武大臣齐声建议——投降吧!“投降?”刘琮觉得这不合适,“我才刚接班,怎么能就这么轻易放弃父亲留下的江山?”就在这时,大臣傅巽站了出来:“曹操代表了朝廷,是中央的力量,我们地方势力哪里能与之抗衡?如果你反抗,岂不是找死?”他还继续说:“刘备能打得过曹操吗?即使刘备赢了,荆州还能保得住吗?所以,无论胜负,荆州最终都会落入曹操手中。还犹豫什么?赶紧投降吧,能卖个好价钱。”
刘琮听到这番话,心里更是五味杂陈。刚接手的公司,没想到第一次主持的会议居然是关于“卖掉公司”的。虽说刘琮没有选择,但他也没有什么办法。在荆州,真正掌握话语权的还是那些世家大族,尤其是傅巽这样的家族,利益已摆在眼前,根本不愿冒着风险与曹操对抗。
荆州的高层最终一致决定——投降曹操,尽早交出荆州,避免无谓的损失。于是,刘琮开始准备递交降表的事宜。这时,刘琮突然想到还有一位外聘的保安队长刘备需要通知一下。于是,他派了人去告诉刘备:公司已经被曹老板并购了,你自己决定是否留下。
刘备一听,心里顿时充满怒火:“你们可以投降,我能投降吗?多年来,我屡屡在曹操面前低头,难道他还容得下我?”于是,刘备决定立刻离开。此时,曹操的大军已经逼近新野,刘备所在的樊城也陷入了夹击之中。没有抗拒的可能,刘备只能带着百姓一起撤退。和过去不同,这一次刘备的撤退吸引了大量百姓追随,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流民,而是跟随刘备共赴生死的忠实支持者。
大家也许会问,为什么这些百姓会突然如此坚定地站在刘备一边?事实上,刘备在过去的几年里并没有做出许多惊天动地的壮举,但曹操的强大让百姓感到恐惧。与其被曹操的铁骑践踏,他们选择支持刘备,愿意追随他。
刘备一路撤退,带着这些百姓走得艰难而缓慢。直到他来到了襄阳,才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。此时,诸葛亮提出一个计划——拿下襄阳,稳住阵地。但刘备还是觉得不合适,毕竟自己曾为刘表效力,如今打刘琮的主意实在有些不忍心。于是,他决定以正式的方式请求进入襄阳。
然而,刘琮在这个关键时刻心虚,根本不敢见刘备,拒绝了他的请求。面对困境,刘备只得继续前行。周围的人建议他赶紧向江陵进发,江陵的军事物资丰富,是个理想的防守位置。刘备答应了,但他依然不舍百姓,决定与他们同甘共苦。
这段时间,刘备的形象发生了微妙变化。他为了百姓的安全,放慢了军队的行进速度,而这也引来了百姓的极大尊敬。刘备并没有选择独自逃跑,而是亲自保护民众。即使面对曹操的追击,他依旧放不下百姓,带着大家一起走。
当曹操终于追到襄阳时,刘备又一次展现了他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决断。在诸葛亮的建议下,他决定让张飞带着少数精锐驻守当阳桥,阻挡曹军。张飞果然没让大家失望,凭借一声怒吼,成功吓退了曹军。这一战,虽然看似有些神奇,但背后却是战术的巧妙和张飞威名的发挥。
曹操追刘备的过程虽然艰难,但他始终没有放弃,展现了极大的决心与耐力。这让许多人感叹,曹操不仅具备非凡的军事才能,也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力。
这场追击战的最后,张飞成功守住了当阳桥,给了刘备足够的时间撤退。历史的终章中,刘备的形象愈加鲜明——他并非完美的英雄,但他总能在危机时刻保持真诚与坚韧。正因为这些品质,才使得他最终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与忠诚。
在这段历史中,我们看到了很多英雄的光辉时刻,也感受到了那些背后无数不为人知的辛酸。尤其是刘备,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磨难,但正是这些艰难的时刻,成就了他真正的伟大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万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